对接国家战略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精准施策促就业

浏览:137作者: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2020/07/18 12:29

对接国家战略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精准施策促就业

 ——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用着小工具开启云实习的张同学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应届生,毕业在即,张同学通过辅导员在就业群里发的招聘信息了解到了中云开源数据上海有限公司。张同学本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加上是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优秀学生,无论从自身专业还是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关注,张同学对致力于工业大数据发展,走在智能制造产业前端的中云数据产生了极大兴趣。”

近日,“上海临港”的微信公众号报道了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一位首届毕业生的求职故事。张同学疫情下的求职经历是2020届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学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上育人成果的典型。截止目前,该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签约率81%,就业率96%


一、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为契合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提能升级发展需求,上海电机学院引入优质德国办学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学院围绕“服务上海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战略需求,与德国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智能制造领域国际化竞争的优秀现场工程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学生培养过程中,学院重视国内外资源共享,校企政联合培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模式,将一批批“海外名师”、企业导师请进课堂,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参观、实习等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临港新片区”等国家战略,积极与临港新片区对接。通过赴临港企业认知实习、校企共建,形成一体化的产、学、研、育模式,使学生培养与企业发展精准匹配,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新片区、扎根新片区。目前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中已有5名同学签约临港新片区企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

二、做好“后疫情”背景下学生的生涯规划,就业工作“关口”前移

疫情当下,今年的就业形式异常严峻,指导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就业综合实力,提前做好就业工作准备尤为重要。学院积极落实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七色花”计划,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就业简历大赛”、科创大赛培育、考公专题辅导,学业就业“求职先锋”故事分享、毕业生征兵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学生日常教育环节中,通过“海外名师”、企业导师进课堂等环节,聘请企业导师作为学院兼职思政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植入“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在强化“三全育人”大维度下,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将就业工作“关口”顺利前移。

三、打好就业“组合拳”,精准靶向施策

学院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措并举、高效推进,积极拓展就业服务的广度,提升个性化就业施策的精度。通过“一生一册”和“一生一策”,完善武汉籍、家庭困难等毕业生群体分类,点对点跟踪每一位毕业生求职和就业进展,建立就业动态跟踪机制,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实时状态。同时对未就业毕业生需求进行一对一分析调研,发动全院教师力量,实行“包干”政策。学院一是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服务平台,为毕业生精准推送招聘信息1000余条,举办 “云宣讲”和“云指导”专场活动20余场;开展就业云指导特训活动,针对不同类型毕业生开展简历优化、面试策略、求职心理调适三大主题训练营活动。二是针对出国同学从“出国流程”、“疫情下的择业观”等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不断档、求职招聘不打烊,就业稳定上台阶,不断提升疫情下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此外,学院还积极布局思考打造学院自己的“云就业”管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智能抓取学生求职意向,通过“云平台”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匹配。

随着就业进入“冲刺”阶段,学院加强了就业工作反思,并提前启动了2021届毕业生工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建立毕业生信息资源库,加强跟进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调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核心力”建设,促进就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电话:+0086-21-38221208

邮箱:guozy@sdju.edu.cn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