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赴贽丰机器人进行参观

浏览:100作者:智能制造(中德)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2020/08/11 11:05


2020 7 30 日,在学院团总支书记书记张艺群和专业教师吴伟的带领下,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社会实践队又一次踏上00后探寻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实践之路。此次调研的是位于奉贤的贽丰机器人工厂,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袁航等来到了工厂进行学习采访并做了相关记录。

施成章副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来访人员,他带领小组在厂房内进行了参观,首先是工业4.0柔性生产线,其中各类机械臂能够负责搬运、焊接、喷漆、筛查等功能。还展示了用于上机前实训的虚拟操作系统。同时也讲解了各类核心技术和设备。

在参观完厂房之后,陶总热情地将我们带到会议室,为小组的疑惑和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在提问环节施总首先介绍了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工业1.0是机械化时代,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发展,工业2.0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纯粹用电,驱动电,后期出现了逻辑控制编程,然后工业3.0是在2.0的基础上增加检测功能,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而工业4.0是建设在信息化基础上,达到一种智能化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在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模拟之后去做决策,去判断设备如何适应。

在解释什么是工业4.0时,施总做了个比喻,工业1.0时代主要是人体里的各种机构,手臂,脚等部位,工业2.0就是为这些部位提供控制能力,工业4.0则是为所做行为提供设备自身决策能力。

他也谈到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的工具内部的核心物件都是依赖国外进口,自己国内研发的这些零件核心质量还没有国外的零件那么好,但是有一些核心部件例如数字电机,国内生产的质量已经很好了,可以投入并使用,不需要依赖进口了。



施总在回答未来工业发展相关问题时,提到一个“工厂里的生态”这一概念,这是未来所追求做到的,他是除了个别的设备是智能的,要求人和物及环境中其他问题都是互联互通,能互相感知并做出决策,我们身边人脸识别,智能家居等只能算是智能系统,还未达到能感知和做出决策。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他认为在未来,在软件的世界里面可以接近于现实状态进行办公娱乐,可能在电脑世界里面生活的时间会占到80%,而在实际世界中做一些一些活动的时间仅会占用20%。他这次所展示的数字孪生系统,也可以去模拟并控制、监控实际世界中的机器,它可用于人员的培训、上机前的预模拟。

在提及公司目前的涉猎领域和合作客户时,施总提到他们企业目前主要负责提供大学生实训的场所,作用主要在于过渡衔接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工厂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能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去使用调试这些机器,大大提高了学生进入企业后工作的合格率。除此之外,企业还跟美的、宜家等企业有合作,对他们的生产线进行改造优化,提高利用率。



通过对贽丰机器人工厂的参观,同学们对工业历史的发展和现阶段的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了解。相信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同学们一定能从工业发展史中汲取更多知识。



电话:+0086-21-38221208

邮箱:guozy@sdju.edu.cn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