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总担心被“封控”?疫情中如何提升“心理韧性”

浏览:23作者:2022/03/12 04:37

两年多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本轮上海本土疫情又带来一个新的不确定:高高兴兴出门,不知能否平平安安回家;平安到家后,不知次日能否再高兴出门……

精准防控在面对较大范围、众多源头、传播力极强、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的复杂形势时,势必会让许多尚未被点名的市民惶惶不安,总感到自己目前的自由只是暂时的,不知另一只靴子何时落地。许多人备齐了被封控后所需的生活用品,有的甚至整天随身携带,预备好随时来一场抽盲盒式的禁足


这种情形下出现适度的焦虑、紧张,有助于人们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健康监测、遵守防控要求。但如果焦虑过度,甚至长时间惊慌失措、恐惧不安,则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健康的专业帮助了,比如拨打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咨询、去就近的专业机构接受评估和指导等。

面对这类不确定带来的普遍焦虑情绪,非常重要一点就是加强个体乃至社会的心理(应对)能力建设,提升心理韧性。近期可以尝试做到的,有以下五点。

一是有备无患。其中涉及两个:装备和防备。虽然临时封控或隔离大都时间不长,但从人的心理忍耐度来说,脱离自己熟悉的衣食住行环境,焦虑的阈值会大大降低,更易引发烦躁不安等情绪。因此适当备好自己常用的一些东西——内衣裤、洗漱用品、喜欢的零食、电子设备等,确实比临时抱佛脚全部换新,更有利于环境适应。防备则是做好日常的自我防护,牢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扎堆等防疫要求。两到位了,内心的底气就能大大提升。

二是重拾信任。中国和上海市成功应对一次次疫情的秘诀之一,就是高度的信任: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团结信任关系毫不动摇。因此,信谣传谣者、不相信科学者、不遵守防疫规定者越来越少,抗疫阻力也就越来越小。《柳叶刀》杂志近期的一篇文献,分析了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自20201月至20219月期间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发现起保护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信任:人民越信任政府或彼此信任,整个国家或地区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疫情;人民之间相互信任,可以激励大家做保护他人的事情,并相信其他人也会这样做。文章最后得出总结:这就是中国抗疫取得成功的教育意义。

三是守望相助。随着一栋栋楼宇、一个个小区、一家家单位被暂时封控,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时亲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守望相助就显得特别珍贵也极其重要。这既是一种有形的物质生活支持与保障,更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联结和托底,是形成心理的支持网络和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能有效预防脆弱个体的心理崩溃。某个不起眼的平凡举动,或许就能激发起温暖、向善的巨大能量。

四是学会感恩。疫情期间,整个城市没有鸡飞狗跳或萧条肃杀,仍保持着独有的烟火气息与从容淡定,恰是有太多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所以哪怕自己不幸被感染或者因防疫造成自己种种不便,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会有效抵消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且也会激励那些不眠不休奋战一线的人们,减轻他们的心理倦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极大提升社会的主观幸福感。国外曾有研究发现,在灾难中抱持感恩之心的个体,其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明显低于其他人。

五是滋养心灵。孤单、独处、封闭等往往加重人们的负面情绪。而已经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中时,也更易去关注负面信息、陷入负性沉思(反刍思维)。改善这种情形的最佳途径,就是积极地行动,包括身体运动,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包括读书、听音乐、正念冥想等。人们常说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疫情导致的禁足让身体被困住了,灵魂就更需要活跃起来。

疫情终将过去,阳春定会到来。上海能战胜这波不确定,其实已是不容置疑的确定性。若干年后回望,我们会看到疫情带来的,不仅有对新冠病毒免疫力的加强、健康理念与行为的改善,也有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作者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  谢斌)

电话:+0086-21-38221208

邮箱:guozy@sdju.edu.cn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