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以“走进临港联通世界”为主题的瑞士青年人才来华访问团交流活动暨“AI时代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论坛”在上海电机学院成功举办。来自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的青年代表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师生齐聚一堂,通过学术研讨、文化互动与实地参访,深化中瑞青年友谊,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发展机遇。
上午10时,活动在上海电机学院行政楼330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来自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师生代表、上海电机学院生代表近70人出席了活动。活动由凯劳学院中德2421班任玉琪主持。
欢迎会上,王宏志副院长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他说,上海电机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此次中瑞青年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与文化分享,更是中瑞青年人才增进了解、携手共进的契机,为促进中瑞两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凯劳学院院长蔡骋在发言中对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每年派遣国际交换生在凯劳学院担任德语助教表示了感谢,希望未来两校有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交流项目,深化国际合作。瑞士青年人才来华访问团团长Aiqin Liu Spirig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了由衷感谢,并表示将选送更多优秀的优秀毕业生助力电机学院的德语教学、留学生教育和中瑞文化交流。
中瑞双方青年以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破冰互动。凯劳学院同学用流利的德语分享了专业背景与校园生活,瑞士同学分享了各自的专业背景、学习经历以及对本次交流活动的期待,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中德2321班物流管理专业李艾阳详细介绍了凯劳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德国高校的合作模式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Ditsebe Lorraine M则分享了国教学院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Luisa Lourenço Alexandra da Costa和Emil Moroni也介绍了该校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特色,特别是在应用科学领域的优势。
在活动第二阶段“AI时代大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主题论坛中,中瑞青年围绕技术变革与职业规划展开对话。中德2226班孟文韬提出:AI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大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提升硬技能、软技能和适应力,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他说,“被看见和信任的能力,是打开职业大门的第一步。AI技能是入场券,但人性化创新才是永续竞争力。”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Nando Waryano Brunett同学分享了瑞士高校在AI教育方面的经验,指出AI伦理和持续学习意识的重要性。Ditsebe Lorraine M则从国际学生的视角探讨了AI对跨文化交流和就业的影响,她认为:“未来属于比AI进化更快的学习者。AI应用原则是工具而非替代,保持人类独特价值至关重要。”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就人工智能、技能跨界融合等话题热烈讨论,彰显青年一代的全球视野。
瑞士青年人才访问团随后参观了上海电机学院校园,感受中国现代化校园的优美环境和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在临港南汇嘴公园领略临港的生态之美和城市规划理念;在滴水湖云厅-上海未来之城规划馆,深入了解临港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未来愿景。
本次活动由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承办,不仅为中瑞青年搭建了学术与文化交融的平台,更以临港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双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师生交流、培训等国际化合作,为全球数字化发展贡献青年力量。